电话:18205381111
邮件:178951365@qq.com
地址: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蓝翔路15号时代总部基地D区8号楼102
对于穿戴下肢假肢的截肢者来说,由于随时的压力和摩擦,加上温度和湿度的变化,特别是坐骨结节、髌韧带、内肌腱等承重部位的皮肤,被紧紧包裹在假肢接受腔内的残肢特别容易出现异常。在这种情况下,当接受腔适应不良时更容易发生。另外,平时一定要注意避免碰伤残肢体。一旦残肢受损,就会严重影响假肢的使用。因此,截肢者必须注意残肢的日常护理。
1.保持残肢清洁。
就像清洁接受腔一样,每天晚上睡觉前仔细清洁和擦干残肢(不适合早上)。同时,注意检查残肢是否有疤痕或变色部位。残肢套应至少每天更换一次,出汗时应经常更换。
2.注意接受腔的适应。
对于小腿接受腔的髌韧带承重部位,应特别注意皮肤颜色的变化和疼痛。如发现明显疼痛,伴有皮肤异常发红,应立即修复接受腔,否则会造成皮肤损伤。如果大腿吸入接受腔下端有间隙,残肢末端的皮肤往往会变硬变黑。只有使残肢与接受腔充分接触,才能改变皮肤的这种状况。
3.注意残肢粘连性疤痕。
当皮肤像小腿残留的肢体一样靠近骨骼时,如果疤痕粘在骨骼上,就会导致皮肤无法移动。这种疤痕很容易擦伤,伤后也很难治愈。在这方面,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接受腔的适应和软衬套所使用的材料。但有时为了确保皮肤的运动,也需要进行成型和皮肤移植。
4.残肢受伤时应停止使用假肢。
在使用下肢假肢经常承受重量的情况下,残肢的伤口很难愈合,往往会逐渐增加伤口,引起感染,导致假肢长不能穿假肢。因此,小伤也要认真处理,及时治愈。在残肢伤口的治疗过程中,要引导患者下定决心不穿假肢,修复接受腔不适的部位,防止伤口再次复发。此外,当发现残肢皮肤出现湿疹、水泡、囊肿、癣;皮炎、残留变色、水肿等异常时,应及时对症治疗,防止感染。
5.注意残肢套的材质和厚度。
残肢套最好用棉制品,化纤针织品容易引起皮肤炎症。与残肢接触的残肢套针织网眼细,有一定的光滑度。在薄薄的残肢套上再套一层厚厚的残肢套,不容易磨损残肢。对于小腿残肢套,这里有一种方法:可以用底部加厚的棉毛运动袜翻过来穿,让袜底加厚的部分正好垫在小腿残肢的承重部位,缓冲性好,是很好的残肢套。
6.注意鞋跟的高度。
假肢时,一定要询问患者经常穿的鞋跟高度。在交付给患者时,应告诉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不同高度的鞋跟。如果确实需要更换鞋跟高度,必须对假肢进行线性调整。当假肢使用普通单轴脚时,如果患者的鞋跟高度变化不大,可以通过更换假脚前缓冲垫和后缓冲弹簧的厚度来调整假肢的对线。当然,使用跟高可调假脚更方便。
7.使用现代下肢假肢时,应保持体重变化不大(一般不超过3kg),以确保残肢与接受腔准确一致。因某些原因不穿假肢时,应经常用弹性绷带包扎残肢,确保残肢体积稳定。